轨道交通6号线的首列新车将在明年3月“进场”调试,其首次采用的移动闭塞信号系统使两车之间的设计极限间隔仅为120秒。昨天,本报记者从6号线建设及运营筹备现场获悉,该线路已累计完成55%的铺轨,预计明年年底全线建成通车。
通车前配备12列“品红”列车
品红色的明亮“腰带”,加上黑、白、灰三色协调的颜色搭配———这款车型从3种备选方案中脱颖而出,预计将在明年3月“进场”调试。上海现代轨道公司副总经理陈依新告诉记者,6号线将采用4节编组的C型车,与目前5号线的列车车型颇为相似:整列车4节车厢共有152个座位,额定载客为824人,拥挤载客为1158人。“虽然同属小身形的轻型车,但6号线各节车厢之间互相连通,乘客可自由走动,调节拥挤程度。”
据了解,首列“品红”新车在明年3月率先进入港城路车辆“基地”,争取在1个月内完成初步调试。从明年7月起,6号线将以每月两列列车的速度“迎接”新车,赶在全线联调前达到12列新车的配备,并在试运营半年内配足21列新车。到2010年,6号线全线配车数量将达到32列,为“小间隔、高密度”发车打下基础。
行车间隔力争最短15分钟“目前的轨道交通线路普遍采用信号固定闭塞系统,每个行车区间内只能有一列车开行,而6号线列车行驶只要保证最小行车间隔距离,就能在两车间隔当中增加车辆。”据专家介绍,6号线在本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采用移动闭塞信号系统,其信号系统的设计能力极限仅为120秒,这意味着在理想状态下,两车间的最短行车间隔仅需120秒,28座车站单程行驶时间约1小时。“根据客流预测和车辆配备情况,6号线开通初期争取达到15分钟的最短行车间隔,未来再逐步缩短至5至7分钟。”
轻型列车、4节编组和15分钟间隔,如此“轻量级”的配备是否能满足沿线居民的出行需求?专家对此解释,6号线开通初期相当于单线承担客流,他们会考虑采取“大小交路”的模式,即在客流较为密集的金桥地区、成山路地区增加小交路“掉头车”。到2010年全市40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建成后,将大大增强客流的承受力,而“小间隔、高密度”的发车模式更适合于“客流平摊”后的网络化运营。
“声屏障”设在两线轨道中间
列车运行中,“走行部”的轮轨摩擦产生噪音不可避免。为了降低噪声,6号线全线33公里中的12公里高架轨道全部设置“声屏障”,目前敞开段全封闭的“声屏障”已经安装完毕,最大可降低15分贝的噪音。
据介绍,6号线的“声屏障”设置得有些特别,高约1.6米的“声屏障”安装在部分来回行驶的两线轨道中间,让列车噪声在更小的范围内扩散,外界对噪声的感觉程度将明显下降。
此外,为了减少列车在地下驶过对部分地面区域产生震动,6号线还在2公里长的“敏感区”特别设置了“弹簧浮置板”。这一设计让轨道基础部分有了一定的弹性,有效降低列车行驶带来的震动。
“膜结构”打造高架车站顶棚
记者了解到,6号线9个高架车站的顶棚一改既有车站的“钢结构”模式,采用新颖的“膜结构”建造,造型动感十足。6号线车站灯光全部采用暖色调配置,灯具大多镶嵌在建筑内部。特别是9个高架车站,拱形、倒扇形、飞翔状等各具特色的顶棚设计别具一格,乘客在不同高架车站可以观赏到迥异的建筑风格。
据悉,目前6号线已完成浦电路样板站的装修施工,全面进入机电设备安装和车站装修阶段,累计完成55%的铺轨和13公里焊长轨。新型的自动售检票和闸机样机也将于近期在5号线站台“试岗”,为未来全线无人售票的6号线早做准备。
背景资料
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
在建的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是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组成部分。其北起高桥镇南至济阳路,建成后将连通外高桥保税区、金桥出口加工区、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已建的22个大型居住区,成为浦东新区重要的贯穿南北的轨道交通干线。
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线路全长33.13公里,共设28座车站,计划于2007年底基本建成。
由于世纪大道站是轨道交通2号线、4号线、6号线的换乘站,轨道交通6号线命名为世纪大道站,与之换乘的轨道交通2号线、4号线中的东方路站将相应更名。